您的位置:首页>抗疫防控详情页
抗疫防控
鏖战疫情写担当 “三农铁军”有力量——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战“疫”侧记
2022-05-27 16:26 |来源:晋江三农

  

春风拂过,“疫”散花开。晋江这座城市,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人们为了生产生活而奔波忙碌的生动图景,正在晋江大地徐徐铺开。

在这之前的一个多月里,晋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大战大考。对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来说,亦是一场不平凡的考验。

一边是疫情突袭“倒春寒”,一边是稳产保供“抢春忙”,在这非常之时,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迅速转入战斗状态,围绕抗疫情、稳保供,坚持“两线作战”,成为冲锋“疫”线、勇挑重担的“三农铁军”。他们秉持“疫情不散,我们不退”的意志,奋斗了40多个日夜。他们的守望与担当,在晋江大地,汇聚起攻无不克的“三农”力量。

战疫情 筑堡垒 疫线党旗别样红

在非常之时  扛起“非常之责”


疫情如火,军令如山。晋江市委市政府有号召,“三农”人怎能缺席!3月16日上午,在接到上级指令后,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快速响应,火速集结部分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不到一小时,第一批31人奔赴陈埭镇支援。

“选派党员干部要听从指挥,不畏困难,奋勇冲在疫情防控一线,严格落实防控工作各项措施,用实际行动展现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和良好形象。”“出征”前,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友加再三叮嘱。

在疫情吃紧阶段,一线人手告急,数次急需支援。“我是党员,坚决服从安排,听从指挥!”“让我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党员干部主动请战的声音不绝于耳。时间不等人,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多次、分批抽调人手,不遗余力地将局科级干部、中层骨干、优秀年轻职工、能干的“娘子军”等全数压上,分三批次组织107名干部职工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抽调人员中,科级干部14人,股级干部35人,其中党员70多人。

陈埭镇庵上村、仙石村、涵埭村、海尾村、洋埭村,池店镇、西园街道、晋江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无论是冲在前线,还是守在后方,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奋战的身影无处不在。3月16日以来,李友加率25名精锐紧急驰援陈埭庵上村,晋江市农业系统党委书记施建成、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建林也分别带队包干陈埭仙石村和涵埭村,筑牢基层防疫“铜墙铁壁”。到抗疫的最前沿,把鲜红的党旗插在抗疫一线,成为他们的战“疫”使命。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抗疫以来,分赴各个点位的党员干部纷纷挺身而出,带头做表率、走前列。

“特殊时期,不能出村,请安心居家……”战“疫”紧张时刻,守好村里每一道关卡,才能守护一村人。当好“卡口战士”,是阔兴路口卡点组长张文圣神圣的职责。逢车必查、逢人必检,他带领值班同事一起把牢关口,做到不落一车、不漏一人。与此同时,核酸检测、消杀、转运物资、搭建帐篷等现场,也常常有他忙碌的身影。

3月27日,晋江市农业农村局驻陈埭庵上村工作人员、退伍军人陈长伍,在和民警一同去附近一厂房入户摸排时,发现里面住有两对刚从贵州来晋江没两天的夫妻。工作还没着落,他们就因为疫情,断了生活来源。得知该情况,陈长伍赶紧回到值守点,把矿泉水、花生牛奶等剩余物资送去给他们充饥。随后,陈长伍立即将该情况上报领导,细心的他考虑到贵州人喜欢吃辣,还特意提出可以送点辣椒给他们。之后两天,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多次派人登门为他们送上猪肉、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令他们倍受感动。

在紫帽镇霞茂村、紫星村,安海镇前湖村、坝头村,龙湖镇石厦村、福林村,李少峰、杜建超和张谋炎3名驻村第一书记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力军,化身为疫情防控“最后一米”的守门员。即使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喊到干哑、站到脚麻、走到腿软,他们也不喊累,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在这支抗疫铁军中,还有两位特别的“女战士”。作为来晋挂职干部,林雪霏、丁财珍也主动请战,下沉“疫”线与大家同向而行,并肩作战。

“当过城管,送过快餐,守过卡口,骑过三轮车,当过信息员,扫过楼,报过各种报表……感谢这24天的难忘经历,感谢涵埭人的关照!”4月20日晚,同样作为挂职干部,晋江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林雪霏在朋友圈写下了如此感慨。

疫情初期,她舍下3岁儿子,主动请缨支援陈埭涵埭村抗疫工作。24个连轴转的抗疫日夜里,她身兼数职、扮演多重角色,还和一名村委连续半个多月为村里一位因疫情独自留守在家的少年送快餐、麦片、花生牛奶等生活物资,让独居小男孩不再感到孤单。

一个多月没回家,家中幼小的孩子令林雪霏牵肠挂肚。“幸好我们团队氛围好,大家互相扶持,这让我觉得并没有那么苦。”她笑说,“我这不算什么,晋江的干部才是‘钢铁侠’。”

同样作为挂职干部,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助理、龙岩市上杭县农业局经作站副站长丁财珍看到局里发出抽调人员支援抗疫一线的通知后主动请战,成为第一个主动报名的女同志。当天下午,她就迅速奔赴陈埭镇洋埭村,投入紧张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中。几天后,她服从组织安排,转战陈埭镇海尾村江滨南路查验点,把好疫情防控“入口关”。“我是一名党员,与晋江人携手战‘疫’是我引以为豪的事,也是我必须践行的使命。”丁财珍说,这次的抗疫经历,也将是她挂职生涯中最特别的回忆。

“你们放心去战‘疫’,我做你们的坚强后盾!”在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前往一线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能让前方“战友”无所顾忌地前行,坚守在“幕后”战场,全力当好“后勤兵”。

有着24年党龄的“侯哥”侯辉挺四处奔波采购“粮草”,全力保障下沉支援干部职工和留守人员的口粮问题;还有30年工龄的“鸿阿”陈志昂,不分昼夜地为前方队友准备口罩、防护服、酒精等抗疫物资。除了他们,局里留守后方的人员全方位、全天候做好后勤服务,牢牢筑起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堡垒。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深深牵动着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离退休党支部、离退休干部职工协会老同志们的心。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能再上“战场”。

“钱不多,给抗疫人员买两瓶水,他们太辛苦了!”今年85岁的刘秀文慷慨捐资1万元,表达她的一点心意。

虽然年纪大了,不能在一线抗疫,但他们毅然接过爱心接力棒,踊跃捐款,力所能及地为抗击疫情做出点滴贡献。截至4月3日,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离退休党支部、离退休干部职工协会共有83位老党员、老同志踊跃捐款,总计46000多元。还有部分老党员、老同志分别在各自村社中献爱心,踊跃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汇聚战“疫”暖流。



以非常之策  应对“非常之势”




在下沉一线中,如何快速提升战斗力,加快筑牢战斗堡垒成为关键。

陈埭镇大部分村庄常住人口多、人员复杂多变,要做好核酸检测等工作,难度不小。怎么办?

“排摸清楚家底很重要,发挥群众作用是关键一环。”庵上村自3月22日被划定为封控区以来,李友加深刻意识到,疫情防控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管住人”。只有把人“管”住,才能真正切断病毒传播链、传播途径,为病毒溯源、防控工作争取时间,才能凝聚起更强的战斗力。

怎么管?驻庵上工作专班给的答案是:“管起来、管规范。”

在这场“全民战疫”中,庵上村处处涌动着平凡而又伟大的“红马甲”,从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到封控期间的入户配送生活物资、照护困难群众,他们无时无刻忙碌在其中。他们满腔热情,乐于奉献,为庵上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庵上村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如何让这支队伍更好地发挥表率和正面引导作用呢?3月31日,在工作专班的牵头下,庵上村在全市率先为当地防疫志愿者“量身定制”了一份行为规范,通过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行为,树立志愿者良好形象,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更得力、更具正能量。

很快,这个做法就在兄弟村复制推广开来。有着200多名志愿者的涵埭村,也制定出台《涵埭村志愿者管理办法》,组织全员岗前培训,要求其统一绿马甲穿着、持工作证上岗。4月20日,在涵埭村工作专班的推动下,涵埭村社会治理志愿服务队成立,通过这一形式,将好的做法固化,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为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作为仙石村工作专班组长,施建成还被临时授命担任仙石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仙石工作专班发动一切可用力量,累计发动32名党员加入防控队伍,对外严防、对内严控,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仙石防控一线。同时,通过制定《仙石村志愿服务队工作制度》,规范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为守住“无疫村”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你好,这里是庵上村抗疫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电话响起,晋江农商银行驻陈埭镇庵上村的志愿者郑诗茗迅速接起电话,边听边详细记录来电群众的诉求。

此前,虽然热线一直都有开通,但是防控疫情任务重,人手紧缺,有时候没办法兼顾。李友加注意到该情况后,立即安排两名细心的志愿者专职负责村抗疫服务热线,“我们对接到的问题按类别交由工作组、村干部或网格人员及时精准处理,开通当日受理并妥善处置8起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吃饭、看病等民生问题。”

让群众遇到问题“有渠道反映”、“有渠道落实”,庵上村抗疫服务热线专人专职管理的做法,也被复制到了陈埭镇其他村等。

为加强对隔离人员返村居家健康监测和管理,陈埭庵上村、涵埭村工作组精细谋划,分别制定解决解除隔离返村人员的安置流程,严格接收程序,将隔离回来的解除集中隔离人员一一接回家中,强化管理,落实居家健康监测,并送上物资包、健康包等等,做实做细生活服务保障,用暖心行动织密民生网络。


行非常之为  造就“非常守护”





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刻度。疫情防控期间,保底线,最重要的就是保民生。

如何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物资?晋江市农业农村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三农”资源优势,打通打实疫情防控“供给链”,有效确保疫情防控的“大后方”稳定。

胡萝卜、西红柿等新鲜蔬菜,泡面、罐头、鸡蛋等农副产品,以及新鲜猪肉、各类海鲜……不到半个月,一车车满溢着爱心的生活物资分三批次陆续抵运陈埭,丰富多样的农副产品,汇成一股股暖流持续涌入陈埭。

为充实和丰富群众“菜篮子”,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想着法子变“花样”。在他们的号召发动下,40余家农业场户、农业龙头企业、涉农单位踊跃参与爱心捐赠行动,共捐赠101吨蔬菜、5吨大米、15头猪、4.5吨海鲜、3000多箱农副产品和休闲食品。同时,针对疫情防控期间运力紧张、物流困难的问题,部门还协调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晋江市分公司调配车辆承接捐赠物资的运送任务。

“非常感谢你们,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吃到新鲜蔬菜!”面对这份爱心善举,当地群众都十分感动,也备受鼓舞。

其实,这些农业主体送到的不仅仅是爱心物资,更是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4月6日起,庵上村开办爱心平价食堂,为住处没有炊具的新晋江人特供配有酸辣饭菜的5元爱心平价餐,累计为4751人次提供爱心餐,日均供应396份。庵上村工作专班还关注经济困难等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派发“庵上村爱心包”1995份。

“这馒头真好吃,又大又有嚼劲,扛饿!”继“家乡味”的爱心餐“上线”后,一个个热气腾腾的“家乡味”大馒头也“出炉”了。为了让群众早餐吃得方便舒心,工作专班为村里一家早餐保供点对接联系顺成面业公司,协调供应面粉、白糖等原材料,确保每天供应2000个馒头,让群众能吃上热乎乎的早餐。

“大多数新晋江人无储备生活物资的习惯,在封控期间,如未能及时供应生活物资,就难以将人员管理起来,甚至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李友加介绍,庵上村工作专班还在全村四个角落选取4家商超作为群众生活物资定点供应单位,群众线上下单后,每个商超安排2名志愿者线下开展无接触配送。同时,通过社会捐赠、上级调拨、群众集资等方式解决生活物资供应问题,坚持分配公平,新晋江人优先,为把人员“管起来”打好工作基础。

在涵埭村,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她们每天戴着塑胶手套、防护面罩、口罩,骑着三轮车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第一时间为村民送去新鲜的保供物资。这是一支由67岁阿姨李淑琴带头组建的“菜篮子”志愿者服务队,共有30人,其中24名志愿者为女同胞,年龄最大的有72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9日,“菜篮子”服务队一共配送了16万多份物资。

疫情散去,但善意与温暖从未散去。“感谢你们在危难时刻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我们将永远心存感恩!”晋江市农业农村局驰援人员用心用情的付出,给了在地群众更加坚定迎难而上、笃定前行的勇气。即将凯旋之际,他们将千言万语,汇作充满爱的文字,流淌在一封封感谢信中。这些感谢信,也成为这股“农”情厚谊最生动的注脚。



保供应 稳生产 守土尽责不松懈

助农纾困  当好农户“及时雨”





战“疫”当前,“粮草”供应关乎国计民生,一刻都不能放松。

这个3月,疫情和“倒春寒”叠加,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全体党员干部在昼夜不停、全力抗疫的同时,立足部门职责,成立稳产保供工作专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运行,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你别着急,我们会帮你们想办法。” 晋江全域管控后的一段时间里,遇到农产品运输难题的农户纷纷向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服务中心打来咨询或求助电话。为了打通农产品运输堵点、难点,3月16日起,晋江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核发通行证、办理“泉通行”两种方式,做好农业生产物资及农产品供应运输保障工作,有效保障了猪肉、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由于运输车辆都是不定时、不定点地来,那段时间,种植业服务中心主任黄伟彬随时待命。无论多晚,他都毫无怨言,加班加点给农户办通行证,为他们送去“及时雨”。

“原以为这次疫情会大大影响我们的蔬菜销售,多亏有农业农村局给开通行证,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闽皖辣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理事长芮超玉告诉记者,联合社共有基地13000余亩,每日蔬菜供应量达200吨左右,最高峰时,一天需要开60~80张通行证。疫情期间,晋江市农业农村局为联合社累计办了600多张通行证。

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正遇春耕备耕农忙时节。针对农户反映的买不到农资、农机无法上路开到田间等问题,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立马帮忙协调联系附近农资店,为农资运输车辆、农机分别开具通行证,指导其在采取必要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及时将农资送到农户手中,确保农业机械顺利到达田间。

小小通行证,打通了运输“堵点”,还为滞销农产品找到了“出路”。4月3日晚9点30分,在做好健康码和通行证查验、戴好口罩、测量体温、车辆消杀等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后,通过“无接触交接”,一辆装载着8000斤西红柿的货车从陈埭庵上村鞋都路口出发,运往禾恒蔬菜批发市场。

在那之前,晋江市农业农村局驰援陈埭庵上村工作组得知陈万仙种的10亩西红柿滞销,立即帮忙协调处理,派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其用手机申请办理车辆通行证,不到半个小时,通行证就办下来了。辛苦栽种的西红柿总算有了着落,发愁数日的陈万仙终于露出了笑容。

疫情以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物资双向运输畅通,“菜园子”采收的蔬菜能畅通无阻地到达市民“菜篮子”,小小通行证起到了大大的作用。疫情期间,该局共办理审批通行证14353车次,“白名单”转码487人次,保障农产品运输道路畅通,解决了“菜篮子”产品运输车辆出村进城通行难的问题,确保晋江农业种植场户疫情期间不停工。

欣慰的是,疫情带来的变化,并没有打乱春耕生产的节奏。4月3日,天气放晴,晋江九十九溪田园风光项目区水稻种植基地率先奏响春日插秧“进行曲”。为了不失时机抓好春耕生产,种植团队主动克服人手、物资等困难,坚守田间地头,有序开展水稻插秧工作。

疫情期间,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想方设法打通农民下田、农资到村等堵点卡点,推动春管春播有序开展。今年,全市早稻已完成播种面积5060亩。

围绕蔬菜、肉类产品和禽蛋供应,晋江市农业农村局调整常态化调度为日报告、专人专报,对全市400多家商品蔬菜生产基地、3家生猪养殖企业开展动态监测,精准掌握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动态信息,及时组织产销对接,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运得走、供得上。

外防输入  筑牢海上“防护堤”


5月1日12时起,晋江市共有363艘渔船及捕捞辅助船回港参与伏季休渔,进入为期3个半月的休整阶段。

“在此期间,全市将以镇为单位建立应休渔船名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确保休渔期间渔港渔船渔民安全。”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休渔期间,晋江市渔业应急指挥中心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实时掌控渔船动态,加强辖区伏休渔船管控。与此同时,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将严厉打击“三无”船舶、非法捕捞行为,加强海上执法力量,织密海上防护网。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日前,晋江远洋渔业也积极复工复产。

“呜——”4月19日晚8时45分,趁着涨潮,晋江首批10艘停泊在深沪渔港码头的远洋渔船鸣笛出港,有序驶离。200多名渔民将远航北太平洋进行捕捞,预计今年12月底回港。

“总算盼来这一天了!”受疫情影响,今年远洋渔船比往年迟了一个多月才出海生产作业。中菲远洋渔业集团董事长陈著毅表示,“这次,我们能率先复工复产,得益于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真的很感谢!”

4月22日,晋鑫远洋渔业有限公司6艘远洋渔船也顺利出航。为了更好地促进生产,该公司今年着重对船舶动力设备和制冷设备进行更新,并增配了IPS铱星定位终端、鱼水分离器等设备。为保障远洋渔船及船员能够安全生产,出海前,公司还组织船员开展了远洋渔船涉外培训和应急演练。

海上防疫是外防输入的一个重要环节。严防海上疫情输入,筑牢海上防线,是这次疫情给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出的另一项重要考题。

为进一步织牢织密海上疫情防控网,疫情期间,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成立海上疫情防输入组,联合泉州海警局晋江工作站、晋江市公安局和各沿海镇人民政府、海防派出所等部门开展“海上反偷私渡、反非法交易”海上防疫情输入专项执法行动,严防海上疫情输入。

截至4月30日,此次联合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95人次,其中岸上巡查组共出动95人次,巡查31个岸上渔船管控点和2个渔港;海上巡查组共出动106人次开展疫情防控海上巡查,海上巡查20个航次,巡航2个渔港和6个岙口,巡逻410海里。

渔业应急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专班值守,利用北斗示位仪、AIS等信息化手段,加强渔业船舶的动态监管。在开展专项宣传教育活动方面,多部门在重点码头、岙口通过广播、展板宣传、分发传单、登船宣传等形式,进一步营造强有力的宣传氛围。

“我们按照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通过深入调研、靠前服务、严格把关等举措,加大对渔业、农业食品加工等企业的纾困帮扶力度,有序推进其复工复产,全力保障‘菜篮子’平稳供应。”李友加表示。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场抗“疫”之战,为晋江这支“三农”干部队伍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力量,彰显了“三农铁军”的韧劲和担当。相信依靠着这股强大的战“疫”合力,今后,晋江“三农”人一定能在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向人民、向历史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